为让青少年根植于人性,学会尊重自己、理解他人、尊重世界,根植于传统文化、党史国史,具有对父母、学校、祖国、党和民族的认同,激发他们树立有责任、有梦想、懂感恩的良好品格,种下读书强国的理想种子,在第71个“六一”儿童节之际,市妇联、市教育体育局、市总工会与保山市立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于6月1日晚进行《学党史·感党恩·塑品格》主题线上公益讲座。各级各部门、学校纷纷组织收看,广大家庭、群众自发收看,整个讲座获得了近5万点击量,实际观看人数约20万人,4000多人参与了线上讨论,获得网友10万+点赞。
本次讲座由家慧库资深高级导师朱晓平主讲。朱晓平:“微教育”理念提出者、青少年品格教育专家、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和家慧库CEO、《人民周刊》家风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家庭教育优秀指导教师、扬州市家庭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畅销书《微教育》和《青少年品格必修课》作者。
朱晓平老师用《我和我的祖国》、《了不起,我的国》、《国外战争中的人民》、《习总书记的家书》、《钟南山院士的家教》等视频和图片直观有冲击力的可视化材料作为辅助,用通俗易懂且有启发性的语言,讲解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沧桑与荣耀、中国共产党为中华之发展而担当、从家开始传承好家风等内容,启发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品格,启发青少年以先辈为样,塑造良好品格。
首先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是源于老百姓的痛苦和灾难,责任就是让老百姓幸福。他通过红军长征、革命不易、战争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辛、充满神奇的百年。启示我们青少年一代要具备同理心、有信仰、有使命。
接着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从贵州遵义到陕北的窑洞;从当年的“洋火”“油布”“洋布”到今天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从“蛟龙”入海到“鲲鹏”翱翔九天;从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特产”回家。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挫折与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带领人民阔步前行,从胜利走向了胜利。民族冲破黑暗,国家繁荣复兴,1921至2021这段峥嵘岁月,值得我们铭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通过“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丝路精神”等告诉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要学会珍惜、有梦想、有责任、有担当、懂感恩。
最后,他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钟南山院士、曾国藩的家风故事,告诉我们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在家庭中要注重“立德树人,德为根本”的教育。父母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面镜子,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少年、好儿童,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国家的发展需要新一代年轻人共同创造,青年一代要学会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直播过程中,广大家长和青少年在线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直播后,家长群里家长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通过观看讲座,我们青少年应该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不忘知党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无论我们党走多远,走向多么光辉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人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树立良好品格,时刻不忘感党恩。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改革开放,国富民强令我们尽享太平盛世的福祉,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今天的我们要时刻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时刻牢记我们党交出的一份份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始终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感恩党。践行初心使命,一心一意跟党走。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我们越要以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投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用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