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触角 创新模式 开门服务
——隆阳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典型材料
保山市妇联 隆阳区妇联
2018年,隆阳区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及省、市妇联有关改革精神,坚持“妇女群众在哪里,妇联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积极探索途径,逐步织牢织密基层妇联组织网络,推动基层妇联工作改革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项目背景及进展
隆阳区妇联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总体原则,在深化改革中谋求突破,以解决机关化、行政化问题为重点,将服务触角延伸推进到楼宇、商圈、企业中,坚持加强服务保障,努力提升基层妇女组织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等的能力水平;坚持改进工作作风,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坚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切入点,补短板、增活力;坚持典型引路,搞好舆论宣传,逐步织牢织密基层妇联组织网络。真正实现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活动“互动到位”,在充分激发基层妇女组织内生动力取得新突破,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上展现新作为。
二、案例的主要做法
(一)楼宇建妇联,引导农民变市民。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楼宇涌现,入住群体构成复杂,让楼宇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为适应群众生活及聚集方式变化,隆阳区创新思路,率先在楼宇中成立妇联。妇联组织在引导农民变市民,实现楼宇有效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宏侨伟华小区属兰城街道关楼社区,是一个商业开发小区,入住499户,妇女325人,儿童118人。其中自2015年居民接房陆续入住以来,小区整体环境脏乱、道路堵塞,小区居民、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矛盾冲突不断,居民的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街道、社区通过深入调研,分析问题根源在于小区内没有管理主体,基层组织缺失,为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了“六个自己”美家园思路:即通过“组织自己选”,先后在小区内成立了业委会、党组织以及保山市首家楼宇妇联组织,吸纳了小区内大量妇女加入到队伍中;通过“物管自己聘、阵地自己建、小区自己管、矛盾自己调、活动自己办”,公开招聘了物业管理公司,实现小区标准化管理;打造了108平方米的妇女儿童之家;设置了矛盾纠纷调处室。小区妇联在党建引领下,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开展每日广场舞、“平安家庭”评选、法治宣传、儿童之家暑期小课堂等活动,并为小区内白血病儿童患者筹集善款近3万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多起。
(二)商圈建妇联,凝聚迸发新活力。五洲国际位于隆阳区永昌街道宏光社区,规划建有商业步行街区、购物中心、商务酒店、办公大楼和高层住宅等,辖区内入住商户180户,妇女571名,儿童60名。为了规范管理,更好维护女性权益,引导助力女性创业,宏光社区采取在商户商铺里建妇女儿童之家的“社区+商户”共建模式,走出商圈妇联的新路子。
英彩教育是五洲国际商圈里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经区妇联和街道妇联多次与其洽谈,将英彩教育培训场地整合改造成五洲国际妇女儿童之家。英彩教育一名教师被吸纳为商圈妇联专职副主席。妇女儿童免费为辖区妇女儿童和广大读书爱好者开放,免费提供书籍观看、作业辅导及心理疏导,定期组织读书会等亲子活动;商圈妇联也积极组织辖区广大妇女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
(三)医院建妇联,传递全民大健康。除了将妇联组织建到公办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还将妇联的触角延伸到民营医疗机构,依托各类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传播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理念。保山德康口腔医院是一家民办的二级口腔专科医院,医院职工有45人,其中女职工32人。为了更好发挥医院作用,隆阳区在德康医院建立起了妇联组织,在院内建起了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免费为女职工体检;组织女职工走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山区开展公益活动。如,通过“小小牙医”亲子体验活动,传递口腔保健知识;通过“公益巡诊走校园”、儿童节慰问及义诊活动,将口腔健康教育送进学校;通过“9.20”全国爱牙日公益活动,把健康知识传递给市民。
三、案例的成效
隆阳区妇联大胆改革创新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及肯定。全国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莅隆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
成效一:改革进程中,隆阳区妇联坚持依法依规建妇女组织,深化主业主责,突出服务、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健全制度机制,综合运用法治化思维和群众化工作方式,补齐妇联工作重管理轻服务的短板,打通联系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妇联改革向基层延伸,真正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起来、运转起来、活跃起来,充分激发了基层妇女组织的内生动力。
成效二:妇联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隆阳区妇联坚持眼睛向下、工作下沉,服务进家入心,在“楼宇小区建妇联”“商圈建妇联”“医院建妇联”中,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为实现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成效三:当前,全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短板依然存在。比如非公有制企业建组织率和女性职工加入组织率偏低,妇女工作还存在“盲区”。隆阳区妇联探索出一套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妇女组织“组合拳”。如“商圈建妇联”,有效解决了妇女组织活动场地紧张的问题,也让爱心人士的爱心力量有了更多发挥的载体;“医院建妇联”,让供职于私立医院的女职工更有归属感,在优化私立医院医患关系、争创医疗机构品牌、创建和谐劳资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