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妇联打响全省妇联系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疫”第一枪后,保山市妇联紧随其后转发《云南姐妹行动起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半边天力量!》一文,并向全市发出《保山市妇联关于发挥半边天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的倡议书》,广泛号召和动员全市各级妇联系统、各行业巾帼力量、最美家庭、志愿者队伍以实际行动参与到防疫阻击战中来,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担当,为抗击疫情贡献巾帼力量。
增强防控意识,她们进行地毯式宣传
面对疫情快速扩散,群众防控意识薄弱、认知又容易被真假难辨的网络消息误导的情况,市妇联带领分级建立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疫情防控微信群,每天转发官方权威信息。考虑到一般的宣传方式难以达到让群众记在心里存在脑里的效果,我市各地村(社区)妇联纷纷用“乡音土话”录制了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防疫知识小段子,妇联干部和巾帼志愿者分小组背着喇叭、音响,走村串巷进行防疫知识宣传,通过反复宣传,群众防控意识大幅度提高,切实做到“居家隔离”和“自我防护”,不信谣,不传谣,消除了恐慌,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昌宁县村(社区)妇联主席入户协调取消自办宴席30余场次。
缓解口罩紧缺,她们齐心自己动手做
保山市昌宁县、龙陵县面对乡(镇)、村(社区)“一罩难求”情况,乡镇妇女党员带头做口罩,共渡难关。昌宁县4个乡镇6个社区,龙陵县4个乡镇20个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妇联、“妇女之家”、女性专业合作社作用,发动妇女党员、妇联干部、乡村“巧姐”和社区妇女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制作口罩。截止2月14日,昌宁县田园镇等4个乡镇6个村共缝制纱布口罩850余只,龙陵县4个乡镇20个“妇女之家”共制作并发放口罩6000余只,免费发放给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以及部分无法购买到口罩的群众。
针对物资匮乏,她们齐力献爱心
考虑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休息时间少,可能存在物资缺乏的困难,保山市隆阳区10个“两新”组织妇联和4家女性爱心企业在隆阳区妇联号召下,捐款购买了各类方便食品及时送到城区5个街道、机场高速路口、保山入城高速路口等多个疫情检测点上,隆阳区妇联主席段梦妹带领工作人员采购0.5万元乳制品送到市区三家医院;龙陵县多名便利店女老板纷纷免费赠送粮油食物,截止2月16日,她们共捐赠价值4万余元的各类食品,为一线工作人员做好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此外,隆阳区、施甸县两名女企业家分别向当地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2万元,腾冲市一名女企业家向游客定点安置的两家酒店共送去3600枚生态鲜鸡蛋,保山市女企协龙陵小组会员向该县红十字会捐赠款项和物资共0.7万元。
服务隔离人员,她们毫不退缩
家距离酒店不过300米,她却已经多日没见到才一岁零四个月的女儿。28岁的李红云是腾冲市定点安置酒店万家灯火酒店的大堂经理,丈夫是一名边防武警。疫情防控开始后,她和丈夫分别坚守各自岗位。酒店封闭管理后,李红云与其他10名姐妹选择了驻扎酒店和被隔离的武汉朋友共同面对这场战役。
“610的那位客人喜欢拍照,6208的客人带着一个婴儿还在哺乳期,6301的客人来酒店之前摔了一跤,缠着绑带,餐食不能带辣……”万家灯火酒店最多时共有144名武汉游客在这里隔离安置,但是李红云说起他们的情况来就像朋友一样熟悉,“武汉的朋友们很想家,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给他们一些像在家一样的便利。”
隆阳区辛街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还专门为湖北返乡隔离人员准备“暖心包”,里面不仅配备了矿泉水、纸巾、水果、报纸等物品,还贴上了一张张“正能量便签”为留观人员加油打气。
关爱心理健康,她们倾心守护
“她们是最直接接触患者的人,在高强度工作下,她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很有必要接受心理疏导减压,但她们能腾出来的时间只有20分钟!”腾冲市妇联干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树美说。1月27日,杨树美与其他6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服务志愿小队,希望发挥专业技能,为一线工作者和隔离人群做点事情。“我们在网络会议室里进行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探讨和演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目标”她介绍。
1月30日,在卫健局牵头下,她们和人民医院、防疫站的专家一起,到其他几个安置点开展综合宣教活动。考虑到防控需求,随后她们采取了电话单独辅导、微信群聊和分享专业心理辅导讲座视频的方式,为隔离点工作人员和被隔离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服务。
“疫情尚未结束,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确诊及疑似病例、隔离人员、普通大众等的心理压力也还在不断积聚。我以及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严阵以待,准备着接受更大的挑战。只要群众有需要,只要组织有安排,我们将继续开展好工作,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提供心理力量!”杨树美说。(保山市妇联 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