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大地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8月22日至23日,保山市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一行10人深入到保山市3个儿童保护示范点即隆阳区辛街乡邹里社区、腾冲市腾越镇东山社区和保山市儿童福利院把脉问诊社区儿童保护工作。
两天来,专家们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看阵地、听介绍、访儿童,在深入了解每个示范点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对软硬件建设、活动设计、队伍建设、早期教育、家风家教等方面提出了20余条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腾越镇东山社区位于城郊结合部,总人口5509人,其中妇女儿童达3000余人,有1个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在考察了社区活动中心、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提升打造为儿童保护示范点,并以此为抓手做好社区儿童保护工作,智库专家与基层干部以及活动中心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改造提升社区场所、合理部局儿童之家、开展儿童需求评估和基线调研并做好活动的设计、创新宣传方式、建好队伍、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并达成共识。负责该示范点的3位专家表示,一定会指导社区搞好基线调研,做好规划,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并在近期着手实施。
23日,智库专家一行在参观考察辛街邹里社区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指出,要转变思想,提高站位,拉高标杆,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实践探索社区儿童保护工作新路子。一是要完善阵地规划。针对社区儿童的实际,合理规划0-3岁、3-6岁儿童活动区、早教点和母乳室等。二是要发挥阵地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智慧平台,将困境儿童信息、社区干部、学校教师和民政、公安、司法、教育、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分级纳入大数据管理,针对儿童的问题和需求,逐步探索线上“点餐”,线下“送餐”的模式,为建立儿童保护体系奠定基础。三是要注重氛围营造;四是要注重整合资源。要整合老年大学、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红色影院等资源,将家风建设、家庭教育、儿童红色教育结合起来,变一室多用,逐步实现社区儿童保护工作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将保山市儿童福利院确定为儿童保护工作示范点是我市开展儿童保护工作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我们将尽全力支持并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关注这里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最需要家、最需要爱”,这是专家们在调研儿童福利院时发出的最深感慨。
院长高启岳介绍,截至2019年7月底,保山市儿童福利收养孤儿、弃婴、打拐解救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涉毒特殊群体子女25人。2018年,市民政局在该院设立了“保山市民政局社会工作站”。建站以来,保山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每周定期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开展心理疏导、成长教育等相关服务和活动。
当专家们走进二楼,孩子们看到保山学院的马东东和严茜老师时,几个孩子就立即将他们俩团团围住,高兴地说:“老师老师,好想你们!” 严茜老师立即蹲下来拉着他们的手嘘长问短,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倾听他们的世界。今年即将上初二的阿福自信地说道:“我在这里我学会了自立、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尊重他人,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让专家禁不住红了眼眶。
来到大厅,看到八九个涉毒家庭的孩子蹦来蹦去高兴地玩耍着,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在谈到他们的未来时,院长的脸上彰显出了一些沉重。保山市幼儿园园长杨丽佳坚定地说:“院长,待这群孩子满3岁时,市幼全部接收,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前教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春杉表示,愿意定期到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指导。同时,开展课题研究、培养人才也成为了智库专家今后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保山市儿童保护与发展资源中心项目负责人说,建立3个儿童保护示范点,既是社区做好儿童保护工作的载体,更是吸引社会各方人才学研结合、培养社区管理人才的平台。为社区儿童保护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驱动力,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期待。
让有才者长袖善舞,让得才者借势扬帆。此次调研,是社区儿童保护工作新的开始,智库专家的真知灼见成为了开启儿童保护示范点工作的“金玥匙”。
保山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马东东说,做好社区儿童保护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荣耀加身的责任和担当。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智库专家“智囊团”的作用,指导社区做好规划,分期分批组织专家和学生驻点开展指导和服务,因为只有即刻的上下求索和努力实践才对得起这场酣畅淋漓,毕竟未来路遥,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