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阳区妇联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妇女创业就业核心需求,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培训、平台搭建、成果转化、长效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巾帼电商发展路径,为妇女创业就业、乡村振兴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她力量”。
区妇联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电商培训全流程,充分释放党组织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工作新格局。在资源整合中,以党建为纽带,协调各方力量为培训提供全链条保障,从培训场地选址、专业师资邀请到学员组织动员,党组织全程参与并发挥关键作用。2025年,在青华街道沈官社区、瓦渡乡土官村开展的 3 场电商培训中,村(社区)党组织主动提供场地支持,破解了基层培训“无阵地”难题。
学员管理中更显“党建温度”。在“隆阳巾帼绽芳华” 等直播技能培训中,以党员学员为组长,负责督促学习进度、组织复盘总结、协调答疑解惑,推动“学习—复盘—答疑—再学习”闭环高效运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强化了培训纪律,更确保了学习效果落地生根。
针对不同妇女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区妇联打造分层分类、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体系,让妇女“学得会、用得上”。
分层分类精准对接需求。面向电商零基础妇女,开设2天短期基础课程,聚焦理论讲解与实操入门,“手把手”带学员迈过入门门槛。2025年4月,沈官社区的直播技能培训中,120余名零基础妇女系统学习直播流程、平台规则等实用知识,通过模拟演练打牢基础;针对有一定基础的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妇女,开设提升班升级课程,新增实战选品、团队协作等模块,通过案例分析和分组演练提升直播变现能力,2025年6月,沈官社区60人的提升班顺利结业。
创新模式强化学练结合。培训内容聚焦电商运营、直播话术、短视频拍摄剪辑等核心技能,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电商讲师授课。在瓦渡乡土官村培训班上,老师以“农户直播卖核桃”等本土案例为切入点,帮助30余名妇女快速理解运营逻辑;形式上采用“课堂讲授+实操演练+复盘点评”模式,讲师对学员作业一对一指导,直播实操课全程跟踪并针对性纠错。培训中,学员现场模拟直播售卖农特产,讲师实时点评话术漏洞,助力其快速提升实战能力。
为打破“培训结束即学习终止”的壁垒,区妇联通过多形式活动搭建交流桥梁,实现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请进来” 学经验,2024 年组织女企业家、社区妇联主席与本土电商大V面对面交流,请教直播流量提升、售后处理等实战难题;“走出去”拓思路,开展“访企况、解企忧”活动,带领10余名“三新”组织妇联主席走访企业直播间,学习选品策略与团队管理经验;“坐下来”谋发展,在保山市电子商务协会妇联组织座谈会上,9 家“三新”组织代表围绕“女性电商创业痛点”“本地特产线上推广”等议题深入探讨,促成3组学员达成合作意向。
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妇女“能创业、能增收”,区妇联通过典型带动,推动技能向生产力转化。非遗传承“触电”焕新,永昌墩绣技艺传承人寸静娟通过培训,将“非遗+文创”与电商深度融合,以线上销售墩绣制品带动周边妇女就业,其事迹被《中国妇女报》等媒体报道,成为“文化+电商”助农典范;普通妇女“直播致富”案例频现,信佳酒店的苏中信大姐作为培训中年纪较长的学员,转变传统营销思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直播卖货;陈香通过抖音宣传齐家收纳的整理保洁视频,吸引客户与员工主动联系,2年间在周边城市发展23个加盟店,培养学徒近130人,其中3名参加电商培训的学员被直接吸纳为员工。
为避免“一阵风”式培训,区妇联构建长效服务体系,让妇女“有平台、能持续”发展。通过“三访四察五送”工作建立需求动态响应机制,定期收集“三新”组织妇联、巾帼“新农人”等群体的培训需求,按需定制课程;基地支撑保障方面,实施“乡村巾帼追梦人计划”,依托巾帼电商直播孵化基地,为有意向的妇女提供免费场地、设备支持和常态化指导,实现“培训—实践—创业”无缝衔接。
截至2025年6月,区妇联已累计培训妇女500余人次,带动近200名妇女通过电商实现灵活就业,形成“党建引领强根基、技能培训提能力、平台搭建促合作、成果转化惠民生”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贡献着鲜活而强劲的 “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