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腾冲市妇联将腾冲市爱心企业登康婴用第三年度贫困大学生助学金3万元,以现金的方式发放到10名受助学子手中。
座谈会上,学子们畅所欲言,现场气氛活跃,对爱心企业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一定会做到自强自立,好好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党和政府的关心,用真情回报社会,将爱心传递下去。
“回顾大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也收获很多,可以用“充实、美好、难忘”来总结。我参加了2022年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赛,团队项目《声声入耳合唱艺术工作室》荣获省级铜奖、校级金奖;参与学校勤工助学的岗位,提升自己的同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专业学习努力,成绩班级靠前,获得更多学习机会,也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坚持利用假期时间,到腾冲市东山书院实习,得到书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在生活和心里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参与书院组织的耕读研学活动,到芒棒红豆树韩家寨,用所学、所会、所思,带着感恩的心,参与到家乡建设中,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也希望带动更多的学弟、学妹利用假期返乡为家乡服务。”——云南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郑会钉。
“大二这一年,我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课堂上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后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拓展各项技能;生活上始终保持乐观态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敬师长,和同学相处融洽、互爱互助;学习上保持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期末成绩班级第五,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获得普通话二级证书等等,并最终成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在2年的求学路上,我收获了许多善意,也获得了很多成绩,通过生活和学习的经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你需善良更要奋斗,可以坚信:“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肯努力,全世界都在为你让路。”所以,未来的你,会比我更好。”——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李娟。
“想与你共勉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加油!”我就读于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家住明光镇东营村,还记得刚进大学校园的第一年,各方面都很不适应,说不清是忧虑多一些还是茫然多一些,成绩也不理想,所读专业也受到了亲戚朋友的质疑......还好后来渐入佳境,得到各方帮助和关心,与老师同学相处和谐、学习逐渐进步,第一年很快就过了,总结就是很开心;大二这一年目标明确,更加坚定了走社会学专业这条路,虽然自己很渺小,但也想要为别人做点什么,于是学习上更加用心了许多,课后主动丰富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社会活动,实践所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帮助和在同学的支持下,有幸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期末专业成绩第二,总结就是对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大三,希望之后的路会好走一点;大四,找到一份自己喜欢且合适的工作。”——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孟广荣。
“顺利入学后,在大学校园里我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认识了许多有趣的同学,见识了很多曾经不是很了解的东西,参与了各种类型的活动......一切都很美好,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放松,我需要成长得更好、更强大、更值得依靠,我也清楚的认识到,更大的平台已经为我搭起,我只需要展翅飞翔。在这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保持不错,参加了英语四级考试以及普通话考试,获得了不错的成果;同时我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将我所获的也回馈于社会;我喜欢阅读不同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寻找自己的方向,终有一天,我也能将心中的感谢,付诸于行动。”——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黄盼松。
“刚到海源,我是不报多大希望的,因为它是民办院校,学费还很高,面对经济压力,我即感到压力又有对未来的忧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融入了这个学校,学校校风很好,管理严格,教师专业敬业,同学热情友善,学习氛围浓厚,图书馆连周末都坐满了人,让我动力十足;经过努力,期末成绩进入班级前十,希望下一学期能够继续进步,成功申请获得奖学金,在证明自己的同时,也能减轻家里负担;今后会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力争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也会一直用感恩的心参与到更多的爱心行动中。”——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常华倩。
最后,市妇联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妇联的职能职责,让学子们更加了解妇联的职能职责和作为“娘家人”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安心求学;对受资助的大学生们进行了谆谆教诲,希望同学们不畏生活艰辛,努力求学,在逆境中奋进,在奋斗中成才;以亲身经历,勉励同学们要勇敢面对未来,扛起肩上的责任,感受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爱心的传递使者,用实际行动好好学习,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回馈社会,争做新时代青年,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展现自己的价值,奉献自己的力量。【尹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