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2022年3月31日至4月7日,市政府督查室牵头,从纪委、公安、教体、妇儿工委办等部门抽派相关同志组成两个督查组,深入五县(市、区)就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督导组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深入部门、社区、中小学校了解工作落实情况,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资料、案件督办、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各地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现状、措施及成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督导。
在县(市、区)督查调研座谈会上,听汇报、摆问题、抓研判。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公检法司各司其职、职能部门合力监护、社会团体多措并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依然存在着联动工作机制、网络化建设、宣传教育效果、校园周边安全管控、司法保护措施、家庭监护不力、教育改造措施等不到位的问题。
调研组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任重道远,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谋划、安排部署,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性侵害未成年人高发多发的势头。
细化措施,压实责任。要加强隐患排查,理清底数,结合部门实际,切实担起责、履好职。学校要继续狠抓工作落实,讲方法、多渠道、全方位落实控掇保学的各项措施,保障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转,确保“百密无一疏”。妇联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家庭工作,层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培训,有效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能力,逐步构建“以个人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保障”的综合教育和治理网络。
健全机制,加强联动。要健全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和督查宣传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研判分析会议,进一步推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切实筑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各项“制度墙”。加强统筹、协调与配合,确保联动工作机制齐抓共管、责任明确、有效运转。
注重实效,强化宣传。要采取措施,开展接地气、受欢迎、立体化、多层次的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大《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及广大家庭对家庭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推动该法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