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根据省、市关于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的工作部署,10月29日,市妇联全体干部职工到挂钩村仁和镇复兴社区入户走访,对挂钩户一年以来的生产生活和创收增收信息进行采集。
入户之前,社区就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分析研判情况进行了通报,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数据采集方法和收入核算注意事项,提高了入户走访的针对性。
走进翠岩寺一组的李林家,院子里的青菜和蒜苗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更加惹人喜爱。71岁的李炳想老人热情地迎了出来。老人告诉我们:儿子李林常年在广东惠州务工,收入稳定;儿媳徐润娟在附近的仁和街卖熟食,靠着一门手艺,时间长了很多客人成了老主顾;孙女李晓涵初中毕业后,也跟妈妈一起做起了熟食生意……一家人生活得很舒畅。
鲁寨小组的赵海平家有4口人。户主赵海平在附近做泥水工,因为技术精湛,每天收入达到200元左右;女儿赵玉彩上小学,平时住校周末回家;父亲赵越富与母亲郑应坤在家从事养殖,去年生猪价格一路上涨,老两口抓住好时机,出售肥猪10多头,收入达5万多元。生猪价格回落以后,老两口随即改变养殖种类,今年他家养殖了2头新品种黄牛。走进他家,院子里晒满了刚粉碎好的青储饲料,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人心态平和,待人亲切,从他身上能够感受到生活得淡定与从容。
脱贫户杨仁昌家的房屋确实漂亮!青瓦白墙格外养眼、木料装修古色古香,院里院外干净整洁,让人心旷神怡。他家的情况,挂钩人员格外熟悉:杨仁昌的儿子杨明贤是施甸往返南伞的客运车驾驶员,开车虽然辛苦但收入不错;儿媳王林香在县城珠宝店上班,能够经常回家照看老人与孩子;孙子杨艾在仁和中学上九年级。杨仁昌与老伴杨庆兰在家照看孙子,有空种种花草调节生活。
每走访一户,大家都用心听,认真记、仔细核算。大家都感受到挂钩户的可喜变化:家庭收入越来越高,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亲戚”往来越来越融洽。
下一步,妇联干部将继续落实帮扶责任,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