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督导,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作风,更是对落实工作的检验和推动。10月25日至28日,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抽调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统计局、市妇儿工委办等部门领导和骨干10人,组成两个工作督查组,采取实地走访、小范围座谈、一对一访谈、随机抽查等方式,分别赴县(市)区和部分成员对妇女儿童工作主体责任落实、早婚早育、示范建设、终期评估等重点工作和新“两规”编制情况进行督查和调研,共征集到20余条意见和建议,为科学编制我市新“两规”注入新的动力。
第一督查组
在施甸县,督查组一行5人先后深入到施甸县甸阳镇、万兴乡和老麦乡3个乡镇就妇女儿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新“两规”编制进行督查和调研,对乡镇卫生院、中学、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实地查访,了解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研讨。
督查组认为,施甸县妇儿工作有突破有特色,特别是幸福社区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发挥作用较好。幸福社区是施甸县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有来自13个乡镇的建档立卡户847户共3673人,其中妇女1441人,儿童 376人。社区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定期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游戏、娱乐等系列活动,至今共服务妇女儿童2000余人次。女支书自德林说:“儿童之家已成为了孩子们周末及假期的美好向往,让幸福社区的居民生活得更幸福是我们的责任!”
针对施甸县部分妇儿干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聚焦主责主业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督查组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领导;二是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三是要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特色;四是要聚焦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动新“两规”编制工作进程。
在昌宁县,督查组查看了耇街乡、田园镇、县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工作及新“两规”编制情况,走访了2个卫生院,2所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和2所中学,接触各级干部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召开座谈及反馈会,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明确工作方向。
督查组对昌宁县妇女儿童工作领导重视、指标突破、特色亮点凸显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文昌社区儿童之家和家庭指导服务站,通过整合社会组织、社工、高校、部门等多方资源,打造综合化智慧服务平台,服务社区妇女儿童,将家庭、学校、社会串联起来,真正做到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思源实验学校通过部门联动,在学生教育、特色课程、高校帮扶、实践课堂等方面成效明显。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利用校园展板宣传的形式,融入党史学习和感恩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爱国、自强、感恩的意识,营造了爱党爱国的浓厚氛围;结合昌宁地域特色和茶乡文化,开办茶艺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了解茶文化、传播茶文化的意识;融合西南大学定点帮扶地区政策,充分发挥学校支教教师的优势,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新思想新理念,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学生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在传帮带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
在肯定工作的同时,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不足,督查组要求一是要围绕中心抓落实。找准结合点,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加强培训提素质。层层开展培训,提高履职能力。三是注重宣传造氛围。总结推广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突出重点强调研。发挥各领域专家作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强力推动新“两规”编制工作。
第二督查组
在部分成员单位,督查组先后深入到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进行了督查指导。督查组认为,各部门妇女儿童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措施有力、亮点突出、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着对新“两规”编制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问题。督查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编制新“两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各自职责,深入开展调研和分析,加强部门的沟通协调,科学设定指标,为我市编制新“两规”提供有力依据。
在隆阳区,督查组通过对4个乡镇(街道)共14个基层妇女儿童工作点深入查访后,对隆阳区妇女儿童工作给予了高位推动,点上出彩,面上开花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对保山市永昌小学性别平等进校园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该校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融入师资队伍培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性别平等,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培养性别多元意识,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性别平等教育机制,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针对当前隆阳区存在着阵地高效化管理、活动常态化开展、难点指标推动不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查组要求:一是强化服务抓落实。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作用,将妇女儿童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二是聚焦难点抓落实。针对重难点问题认真分析、找准对策,确保在新“两规”编制中得到更好推动;三是突出重点抓落实。加强调研,确保新“两规”编制工作高质量推进。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保山市将以此次督查为契机,以科学编制新“两规”为抓手,以一以贯之的定力、一如既往的耐力、一往无前的魄力,万众一心加油干,奋力开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